碎碎念 其八

 说起来,这个年代——所谓的信息年代——还真是便利啊。拥有从前无法想象的高超性能和与便携性的各式计算机成为常识一般的存在,接收信息的成本几乎为0,发送信息的成本亦然。

倒不是打算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开始讲解信息社会至今为止的发展历程。不如说今天的话题与计算机、信息社会这些词本身不存在不可分割的强烈关联。


这么改变话题可能会有点唐突,但是呢,在读这篇博文的你,对于“军事宅/军迷”这样的群体抱有什么印象呢?

眼镜理科男(顺带一提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情商低?单身?衣着朴素?不擅长待人接物?

张口就是外行人听来犹如咒语的武器型号、参数?手一落在液晶屏上就能写出成百上千字的军事技战术分析?

对娱乐新闻以及炮制其的各个要素嗤之以鼻,高度关注政治军事科技动态,将军人、科学家视作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

再然后,搞不好还和户外、科技、ACGN圈子重合率不低?


嗯,对于我来说,大体上就是有这样的印象呢。

“军事迷”“体育迷”“文学迷”这样的词语,并不如“白血病患者”“警察”“女性”那样,是一种相对客观地依附于人身上的性质——不妨说,它是一种为便利地归纳不同的社会个体而创造出来的“标签”。这么看来,擅自将某人归类为“XX迷”说不定意外地没礼貌,但因为很方便就暂且无视。

特意要提及他们只是作为接下来论述的引子兼例子。

论题则是关于“故事的讲述”。


能传达故事的媒介有很多。口述、画作、戏剧、散文、小说、电影......不过这次我想从小说来讲。

提及“军事迷”和“小说”,当然会不由自主想到“军事小说”。虽然军事小说不一定是由军事迷写成的,反之亦然,但能够说明问题的还是“军事迷写下的军事小说”。

严厉地说,绝大多数此类作品,既无对人性的深切洞察,也无巧妙比喻现实的高明手法,甚至连讲故事的基本功都十分生疏——一如世界上大多数的故事。

那里没有知识与情感的迈进,唯心智的堕落和傲慢散发出令人不快的酸腐气味。


故事设计充满累赘又一盘散沙,毫无用心可言;文学基本功平庸乃至不忍直视;充斥着对世界缺乏洞察所带来的陈词滥调;人物形象空洞而浮于表面或者连明确的人物都没有......

我可以像上一段那样列出一张表,评价这些足以被称作“差劲”的作品时只需从表中按需挑选出几条并组合成一段短文即可。它们就是差劲到了这种程度,以至于这样模板化的批评都显得恰如其分。托这个时代廉价的信息保存、传输成本的福,这样的作品每年都会诞生成百上千部,总字数大概要以千万甚至亿为单位来计算。


“军事迷”,大体是一群很乐于压倒他者、炫耀自身优势的人。换而言之,其性格中的好战成分相当突出——即使他们没有自觉。若用阴茎来做比喻,健康人的好战冲动通常垂下,偶有勃起;而好战者那看不见的胯下总是一柱擎天,永远预备着从中射出散发臭气的粘稠物质。“健康人”和“好战者”这种针对性极强的对比不可避免地会带上负面的感情色彩,而很不巧,我也有意如此。因为不加抑制的好战心带来的是盲目,是片面的思维方式,是创造力与审美能力的丢失。

这种通常不被察觉的冲动映射到故事的讲述中,就化身为一种令人忍俊不禁的卖弄学识与自说自话——我知道你非常熟悉这型导弹的气动性能、引导模式以及战斗部杀伤机制了,也知道你笔下中的信息化重型合成部队指挥层是如何在战役中决策的了,然后呢

总是把宝贵的文字——要是考虑到网络小说这一载体的话恐怕称不上宝贵——花在对不重要的细节进行事无巨细的解说上;总是把人物塑造成表里一体、毫无能量的乏味存在;总是像一个醉汉一样东一句西一句地讲着支离破碎的主题(到底有没有主题还不好说),其间还不忘用从宣传机器那鹦鹉学舌来的乏味话语抒发自己廉价的自豪感与满足感。

这不是创作,而是一边自慰一边制造文字垃圾,和厕所涂鸦似的网络评论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

最终的结果,只应,也只能是,被信息的洋流冲走、分解,迅速地被遗忘。——一如今日的眼眸们所见的大多数故事。


以上所述的一切,无意轻蔑、侮辱特定的团体,也无意诽谤任何一人。实际上,即使做出那样幼稚的行为也没有任何意义。培育出这种状况的一切的一切,都在个人的能力范畴之外安静地运作着。只是,身为一个梦想成为创作者的人,我渴望看到人们巧妙结合自己的技术和感情,表达自己对于世界独一无二的感受,从期望与现实的夹缝中挤出名为意义的甘露。仅仅是这样罢了。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零碎的妄想 其六

白痴行为 其一

“多余”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