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练习 其三
今天来练习一些战斗(模拟)系的片段。 至于原因......可能只是因为我刚好买了根金属棍锻炼身体。 我经常会在脑袋里进行模拟战。 有时是手持对应的练习器具在空地上一边做出动作一边模拟,有时则是在坐着、躺着时完全凭空进行想象。 其覆盖的情景五花八门——决斗、绑架、入室抢劫、恐怖袭击......实际上都是些发生概率极小的事件。然而,即使抛开概率不谈,就其实际效用来说也十分值得怀疑。仅使用自身的经验和知识推演一种状况,非常容易陷入设想与实践分离的窘境。头脑灵活的高手可以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经验,在想象中开发出取胜的全新方法并加以验证、改进;但我这样的外行人又如何?结果不必多说,会变成所谓的纸上谈兵。 但这不是说我会乖乖地认识到自己能力的局限,然后放弃在脑袋里想象这些事。 不对,正因为是外行,所以才要抱着比专业人士更谨慎、保守的态度,预先思考出更多种可能的状况与应对策略。哪怕有一点点胜算都要努力争取——这应该是我为数不多能称为人生信条的观念。 我明白的。世界上到处都是敌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冲突。而在冲突中成为败者是毫无意义的。 ...... 拿到枪以前,我并非没有盘算过在学校发动袭击。当然,在当时的方案中,我能使用的武器相当有限。 其中思考了最多次的一个情景是这样的: 焚烧南门附近车辆时立刻遭到警戒,南门两名安保立刻按下警报并持械集合,向我逼近。两方在南门前水泥地上呈对峙之势。 若对方得以掌握追击我方的主动权,袭击的效果将大打折扣,我被制服逮捕的可能性也将急剧上升。故不能略过对方直接进入学校。 若保持对峙,西门和北门的安保以及校内的教师都会闻讯赶来,届时将会是1对6甚至1对8、1对10的局面。必败无疑。故不能消极等待。 因此,唯一的胜机是主动出击,迅速歼灭敌人。 确定行动方针后,快速地观察敌人的概况。 两人均为四十余岁的中年男性,体格称不上健壮但也绝非瘦弱,呼吸粗重,身体紧绷,正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武器方面的可能性则较为复杂。防暴叉、短棍、长棍、半身盾、单手盾......无法绝对准确地预测他们会持何种武器出现。但就经验来说,双防暴叉或防暴叉配合半身盾,这两种组合出现的概率是相对较大的。 我方武器为双手持的长矛与绑在大腿上的两支备用匕首。 首先以双防暴叉的情景展开。 安保甲在正前方6米,安保乙在左前方5米。两人均斜向上握持武器,武器头部与视线齐平——这是阻挡劈砍攻击...